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等要素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从而对今后一段时期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纲要》为理论依据,结合实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内蒙古13所高职院校实施《纲要》的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内蒙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研究其发展对策,为内蒙古高职院校更好的贯彻实施新《纲要》提供参考与依据。研究结果:1、内蒙古高职院校在实施新《纲要》的过程中取得一些成绩,小部分院校还是能够能正确认识新《纲要》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等要素提出的理念,并且在本校的现有基础上积极实施新《纲要》的各项具体内容,并初见成效。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实施新《纲要》,对新《纲要》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等要素还是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2、内蒙古高职院校由于对新《纲要》理解不透彻,经验不足;领导不重视,体育教师态度不积极,师资水平达不到《纲要》的要求;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场地器材的经费来源不足甚至短缺,导致到现在为止还有大部分还未能实施新《纲要》。3、由于内蒙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整体水平不高,新《纲要》对体育教师带来了较大的要求和挑战。有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育教师、学生在思想上难以跨越传统观念和现有模式的制约,对新《纲要》有关精神的内涵尚不能明确,所以很难满足新《纲要》的要求,需进一步利用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各方面能力。4、内蒙古高职院校只有小部分学校开始实施“三自主教学”,但由于教学体制、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求,需要高校加大体育投入,满足学生日益上升的体育需求,来达到新《纲要》的要求的。5、大部分内蒙古高职院校还是能够落实新《纲要》必须拓宽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但是成绩并不显著。对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外和校外资源常规的项目资源开发的较多,而项目资源、信息资源、自然环境资源、新兴项目资源开发的较少。这就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和试验探索,从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扩充体育教学新内容和新模式。6、在课程评价方面内蒙古高职院校改革的力度远远不够,对于课程建设的评价只是进行了年度常规评价,对高职院校改革过程中这个薄弱环节没有进行特殊的关注和指导;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只是作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但是和新《纲要》的要求还有距离。7、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新《纲要》实施后,对体育课的态度有了一些改进,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思想,养成良好体育行为以及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从而有效的增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对体育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体育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