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高校学习的场所不再仅仅是课堂上,而是拓展到整个校园空间。高校户外空间是表达校园文化氛围、人性化等特征的综合载体。而我国高校很多历史悠久,加之近几年的高校扩招,高校在面临改建、扩建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新建的校区空间有一些空间浪费等问题,这些使我国高校户外空间活力丧失殆尽。现代国外高校户外空间出现了很多新的设计形式,不再通过粗放的横向扩大占地面积来扩大校园使用面积,而是通过纵向的空间的开发和校园一体化设计等手段,这些新设计手法和思想的确立,给校园户外空间一个新的契机。空间的延展性不仅是户外空间面积上的延展、主要研究的是空间功能和组织形式的再重组,或创造一种新的功能和组织形式。这也是笔者研究高校户外空间延展性的重点研究方面。本文通过文献收集和分析、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以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现在大学校园户外空间延展性研究,并分析出空间延展性的设计原则,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分析这些原则和方法在实际设计中的体现。论文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并对探究的成果提出畅想。第二章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介绍环境心理学相关知识,包括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环境心理学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行为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出大学生心理需求研究,以及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三章对现代校园重新定义,介绍高校户外空间的分类,现在高校户外空间发展趋势,以及现阶段高校户外空间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反思。第四章、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第四章主要介绍空间延展性的相关概念,以及高校户外空间延展性研究的内容,从环境心理学的环境知觉和领域性与边界两个方面,研究现代高校户外空间中的设计要点。最后在环境心理学指导下,总结出高校户外空间延展性研究的设计原则。第五章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北林和北大户外空间,结合第四章总结出的设计原则,介绍北林户外空间在空间延展性方面的研究。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希望能对校园户外空间活力营造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