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事实证明,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对支持农村贫困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效率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扶贫资金“不扶贫”的现象也日益凸显,如何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扶贫效率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通过对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效率的有效评估可以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精准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效率评估模型和相关信息技术,研发了农村扶贫资金成效评估系统。在实现扶贫资金投入和产出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贫困影响因素和扶贫资金投入与运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成效进行了评估。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扶贫资金投入目标范围分析扶贫资金投入目标范围分析是研究扶贫资金成效评估模型和扶贫资金成效评估系统的基础。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进行贫困影响因素分析,区分出对贫困产生影响的致贫因素和消贫因素以及获得它们对贫困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确定扶贫资金的投入目标范围提供参考标准。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优劣会直接阻碍区域的发展,进而导致了贫困;而经济因素与贫困基本都是负相关关系,所以经济因素基本上是看作消贫因素而非致贫因素。通过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因素对贫困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与人均收入-支出、农业生产相关的因素对贫困产生的影响程度较大,所以在确定扶贫资金投入的目标范围上,要倾向于投入到提高农业生产产量的因素。(2)扶贫资金成效评估模型研究在研究了贫困影响因素,确定扶贫资金投资目标范围的基础上,利用PCA主成分分析模型和DEA效率模型,构建扶贫资金成效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扶贫资金投入与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出影响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效率水平的原因。(3)农村扶贫资金成效评估系统研发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效率低的问题,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评估,设计、研发了农村扶贫资金成效评估系统。集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利用Spearman函数、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和扶贫资金成效评估模型,完成了农村扶贫资金成效评估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实现了“贫困影响因素”分析功能和扶贫资金成效评估功能。相关性模型和扶贫资金成效评估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实现对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效率的精确分析,提高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农村扶贫资金成效评估系统的研发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对扶贫资金投入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对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情况的跟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