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了解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其中可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方法:对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并采用典型机构调查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转轨模式等进行了探讨。资料处理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描述性资料用绝对数和相对数等指标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在讨论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出了解决对策。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基本完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自1998年以来,建立了15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1-1.5万人拥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内容基本涵盖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中规定的13项内容,服务方式也已经发生转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区卫生服务明显降低了病人的诊疗费用,2004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均门诊诊疗费用为65.8元,明显低于2004年全国综合医院门诊病人108.2元的平均诊疗费用。根据社区诊断和社区居民的要求,社区卫生机构开展了针对性的卫生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病人满意度达到了4.57分(满分为5分)。影响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因素有医疗费用能否报销、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等。 研究结论:目前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社区卫生服务的6项工作内容中,医疗服务所占比例偏大;政府对社区卫生经费的补偿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为政府举办,兴办模式较为单一等。 针对当前的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以下对策:增加政府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实行投资多元化兴办社区卫生服务;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进行统一管理,构建新的“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强化社区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卫生专业人员的素质。
其他文献
人类疾病往往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对环境因素易感的基因也非常多,探讨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我们掌握环境诱导疾病的分子遗传机制。1998年,周建伟等人
该研究课题是在普通PCR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蝎形引物PCR法为基础检测环境水体中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实验中所采用的蝎形引物是该实验室根据荧光标记探针新技术,针对沙门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同时,肥胖已经被确认为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肥胖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关于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很多,其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与肥胖的关系备受人们关注。研究表明NPY能够增加食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