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将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病例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在全外显子范围内探寻川崎病新的易感基因位点,并进一步探讨易感基因位点与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关系。方法:我们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再发KD患儿6例,作为对照的健康儿童6例,提取外周血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高通量测序,通过数据统计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候选易感位点,对候选易感位点进行聚合酶连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来检验外显子测序的准确性,并将测序正确的候选易感位点再在50例KD患儿和49例健康儿童的扩大样本中分析,筛选出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的位点,即得到KD的目标易感基因。在扩大样本的50例KD中再分为19例冠脉损害组和31例无冠脉损害组(Non-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分析KD的目标易感基因位点在这两亚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探索KD并发CAL的风险等位基因。结果:我们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数据统计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SPEF2、EYS、SLC15A1、PTPN21、HLA-A这5个基因中的12个SNP位点为KD的候选易感位点,检验这些候选易感位点外显子测序准确性,并在扩大的KD病例和对照组中验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SLC15A1 SNPrs2274828为川崎病的目标易感基因位点。在扩大的KD病例组中,SLC15A1 SNPrs2274828位点的基因型CT和等位基因T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CAL组SLC15A1 SNPrs2274828位点的基因型CT和等位基因T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CAL组(p<0.05)。结论:1、利用全基因外显子测序的方法,对再发KD和健康对照进行全外显子捕获和测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SLC15A1可能为KD的易感基因。2、SLC15A1 SNPrs2274828位点等位基因T可能为儿童患KD的危险因素。3、SLC15A1 SNPrs2274828位点等位基因T可能增加KD患儿并发CAL的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