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外显子测序技术探寻川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q2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将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病例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在全外显子范围内探寻川崎病新的易感基因位点,并进一步探讨易感基因位点与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关系。方法:我们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再发KD患儿6例,作为对照的健康儿童6例,提取外周血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高通量测序,通过数据统计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候选易感位点,对候选易感位点进行聚合酶连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来检验外显子测序的准确性,并将测序正确的候选易感位点再在50例KD患儿和49例健康儿童的扩大样本中分析,筛选出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的位点,即得到KD的目标易感基因。在扩大样本的50例KD中再分为19例冠脉损害组和31例无冠脉损害组(Non-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分析KD的目标易感基因位点在这两亚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探索KD并发CAL的风险等位基因。结果:我们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数据统计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SPEF2、EYS、SLC15A1、PTPN21、HLA-A这5个基因中的12个SNP位点为KD的候选易感位点,检验这些候选易感位点外显子测序准确性,并在扩大的KD病例和对照组中验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SLC15A1 SNPrs2274828为川崎病的目标易感基因位点。在扩大的KD病例组中,SLC15A1 SNPrs2274828位点的基因型CT和等位基因T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CAL组SLC15A1 SNPrs2274828位点的基因型CT和等位基因T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CAL组(p<0.05)。结论:1、利用全基因外显子测序的方法,对再发KD和健康对照进行全外显子捕获和测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SLC15A1可能为KD的易感基因。2、SLC15A1 SNPrs2274828位点等位基因T可能为儿童患KD的危险因素。3、SLC15A1 SNPrs2274828位点等位基因T可能增加KD患儿并发CAL的风险性。
其他文献
说起“瑞士制造”,人们立刻会联想起走时精准的瑞士钟表和功能齐全的瑞士军刀。是什么支撑着高质量、高信誉的“瑞士制造”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瑞士具有完善而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  “四高”特点  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组成部分构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分为二年、三年或四年。学生毕业后分别获得联邦政府颁发的“联邦职业教育证明”“联邦中等职业培训证书”和“联邦职业高中会考证书”
目的分析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检索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章显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以中草药、抗结核药物和除结核外
目的:研究中国苏南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PIa、COX-2基因多态性与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及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入组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