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来,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城市近郊农村土地被征收,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就业、收益分配、医疗、子女上学、居住、养老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不高度重视和关注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不仅会影响稳定发展大局,而且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惠济区是研究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近郊区之一。惠济区属于郑州市北部的城市近郊区,辖区内70%的面积是农村,有75%的居民是农民。随着郑州市“东扩北移”的整体规划发展,惠济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收,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是以城市近郊区--惠济区为样本点,通过调查、座谈、深入基层、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等方式,调查和了解惠济区目前失地农民的数量、结构、就业状况、生活质量、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对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等。通过惠济区失地农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目前,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就业问题突出;二是养老出现“真空”;三是基本生活缺乏保障;四是医疗保障被边缘化;五是安居工程滞后;六是子女求学受影响;七是失地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下降。本文对产生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一是失地农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二是农民失地成为“问题”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必然产物;三是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单一,且将农民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之外,不能解决农民失地后的长远生计;四是我国在建设用地审批上存在不少漏洞,违规圈地事件屡见不鲜;五是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方案对农民的出路缺乏长远考虑;六是土地使用违规操作,“外征内使”、“以使代征”、“未批先用”,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七是征地补偿费用不能兑现或分配混乱;八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最后,本文对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土地补偿标准,从源头上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失地农民参加各种社会保险,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管理;四是增强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发展权;五是建立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