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释意理论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但学界多理论探讨,实证研究数量有限。本研究从释意理论出发,通过实证手段探究释意理论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程度与口译质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是:英中同传中,学生译员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程度越高,口译质量评估分数越高。在该假设下,实验中的两个变量分别为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表现和口译质量。前者通过句子成分的重组(Reformulation)、解释(Exp1anation)、连接成分的添加、转化或删除(Connection)和符合语境的词汇和表达的选择(Localization)四个指标衡量;后者则通过准确性、完整性、逻辑连贯性和流畅程度四个指标衡量。实验邀请了 10名高翻学院研二的学生参加,请他们同传一段金融培训课程上的材料,之后对讲话人讲的内容和10名译员的同传内容进行了文字转录,在文字转录的基础上分析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表现和口译质量,并计算了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数据分析表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表现与口译质量评估分数成正相关,且高度相关。结论支持实验假设。本实验还分别计算了脱壳的不同表现与口译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及脱壳表现与不同口译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脱壳表现中,重组、连接成分的转化和删除、及符合语境的词汇表达和选择都与口译分数呈现了较高的相关性;而口译质量评估指标中,脱壳表现与准确性和流畅程度呈现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英中同传中,重组句子成分、对连接成分进行整合、及选择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词汇有助于提高同传质量。这对于英中同传实践和教学都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