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尿管旁皮条引流法对加快术后恢复及提高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4-2018年共收治的80例尿道下裂病例,其中采用单独duckett术或duckett术联合Duplay术同时行新的尿管旁引流法修复尿道下裂40例,而未采用尿管旁引流法仅行duckett术或duckett术联合Duplay术者40例,两组均有在新尿道中留置气囊导尿管支架引流。新的尿管旁引流法为:于术中成形尿道后在距成形尿道一侧约0.3-0.5cm处平行伴随尿道置一细硅胶皮条引流,该皮条沿尿道由冠状沟附近向阴囊延伸,位于由背侧翻转至阴茎腹侧的包皮下,并由同侧阴囊皮肤戳孔引出,术后引流出的皮条有小纱布包覆。本文通过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疗效,以探讨新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是选取两个不同时期同一手术组的病例,在分配病例的总数、患儿年龄上、尿道下裂类型比例及阴茎头发育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平均年龄2.8±0.55,对照组平均年龄2.9±0.45;试验组中II型31例(77.5%),III型9例(22.5%);对照组中II型33例(82.5%),III型7例(17.5%);试验组Duckett术式32例(80%),余者为Duckett联合Duplay术式,对照组Duckett术式33例(82.5%),余者为Duckett联合Duplay术式。上述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术后拆除外包时间、术后阴茎皮肤水肿发生率、平均拔除尿道支架管时间上均和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平均拆除外包时间为3.1±0.3d,对照组平均拆除外包时间5.1±0.2d,两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阴茎皮肤水肿发生率试验组无一例发生,而对照组为40例,两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平均留置尿道支架管的时间为11.1±0.6d,对照组平均留置尿道支架管时间为13.8±0.4d。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些都表明新方法会明显加快患儿术后的恢复进程,试验组尿瘘发生的绝对数也小于对照组,但因样本量尚不够多,故尿瘘发生率在统计学上尚无明显差异。结论尿道下裂术中在新尿道旁置皮条引流法可很好的解决术后创面渗血渗液的问题,缩短手术后的病程,加快伤口愈合,应该可以提高手术一期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