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丝素蛋白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深入研究,丝素的应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单一地局限于编织,其开发应用范围已拓宽到了非纺织领域,如医药化工、保健品、环境探测等方面。同时,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对生物体无毒且透气又透氧。因此,在组织工程研究方面表现出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论文首先制备丝素蛋白膜通过溶液浇注而成,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经浓度不同的甲、乙醇-水混合溶剂处理后的丝素蛋白薄膜的结构变化,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药物与丝素蛋白建立药物缓释系统,研究了丝素蛋白膜的结晶结构对药物释放动力学的影响情况。实验发现,在醇体积比浓度φMeOH/%=50~90的范围内,丝素蛋白材料中以p-折叠为主的silk Ⅱ结晶含量随着混合溶剂中醇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在φMeOH/%=80附近出现最大值。而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在70-80%附近出现最大值。应用Peppas方程分析了罗丹明B从丝素蛋白膜的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罗丹明B从丝素蛋白膜的释放属于Fickian扩散机理,其扩散指数n随着丝素蛋白膜中p-折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silk Ⅱ结晶是丝素蛋白材料药物释放的天然调节器。在此基础上选用不同比例的丙三醇与丝素蛋白共混成膜,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丝素蛋白-丙三醇共混膜的结晶结构的变化,并以罗丹明B为模型药物与丝素蛋白建立药物缓释系统,研究了丝素蛋白膜的结晶结构对药物释放动力学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在未经甲醇-水混合溶剂处理的丝素蛋白-丙三醇共混膜中,随着丙三醇含量的提高,丝素蛋白材料中以p-折叠为主的silk Ⅱ结晶结构含量逐渐增大,在丙三醇含量为30%时出现最大值。罗丹明B从共混药物膜的释放属于Fickian扩散机理,其扩散指数n随着丝素蛋白膜中β-折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药物释放百分数增大,丙三醇的存在可以改善丝素蛋白为载体的药物释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