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电子证据在诉讼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电子证据自身存在的易伪造性、易修改性等弊端,其真实性往往受到质疑,因而其证据能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在过往的司法实践中,法庭对于电子证据通常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区块链是数字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拥有颠覆传统的去中心化架构,在计算方式上采用了创新的分布式设计,面世之初主要应用于数字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随着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领域发现将区块链所具有的特性与本领域结合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电子证据保全中便是其中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对区块链在证据保全中的应用问题作出了深入探究,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包括四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从电子证据的应用现状讲起,通过分析电子证据保全及使用中的困境,引出区块链技术在电子证据保全中的重大意义。之后,具体介绍区块链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并阐释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和优点。在此基础上,列举区块链与保全电子证据相结合产生的优势,并介绍域外对于区块链保全证据的相关司法实践以及我国关于区块链证据保全的认识及相关规定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首先综述了我国区块链证据保全的实践现状,然后分别介绍“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证据保全第一案”、“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区块链证据保全第一案”以及“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法院区块链保全证据刑事第一案”的相关案情,并就各案例中关于区块链保全证据的效力认定作出讨论。第三部分,按照区块链证据保全在当前实践应用中的问题、行业发展局限带来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个逻辑顺序,列举并阐述各个角度所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具体分析相关缺陷及隐患存在的原因,为寻求完善的进路指明方向。第四部分,依据前一部分所列出的隐患和缺陷,针对造成缺陷或隐患的具体原因,提出对应的完善思路,以期区块链证据保全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能够被广泛运用,借由区块链的特性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本文结论部分回顾全文,明确了传统的电子证据保全方式并不能跟上电子证据的发展趋势,电子证据所具有的优势将被传统电子证据保全方式所制约,而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分布式、去中心化、难以被篡改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方式保全电子证据的不足。目前虽然我国司法领域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司法实践也日渐丰富,然而,区块链证据保全毕竟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的问题影响着证据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等层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探讨以生物识别技术确保存证主体、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及司法区块链准入规则、以技术进步保障安全性等方式来解决相应问题,同时还应推动公证处与区块链证据保全相结合,并大力普及区块链证据保全意识,以创造出便捷、高效的电子证据保全及使用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