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直就是外语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师范大学培养的已不仅仅是懂得扮演“授课者“角色的学生,而是将教师当成一门“专业”来发展自己职业角色的学生。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了语言教育学家越来越重视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国内外开始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但研究成果数量尚不丰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语言教育学家讨论教师专业化最多的四个方面(教师教学观、教师知识结构,教师能力结构以及教师的反思)来整理国内外的文献,发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观(包括目标与态度和教学观点)外语学科知识结构(包括语言能力和专业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包括英语教学技能以及教学能力)、外语教师发展中不断的反思和学习等几个方面的培养,目前我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能否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从我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对英语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这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对北京、长沙、益阳三个城市以及其下属县随机抽取的共150名从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在职英语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目的为了解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在职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状况与其在大学所修读教师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今后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方向。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采用吴一安教授的教师专业素质量表,该量表分为四个维度:教师教学观、教师知识结构,教师能力结构以及教师的反思);(2)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采用吴一安教授的教师专业素质量表和包含8个变量的教师教育课程情况量表)。问卷调查经SPSS的效度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调查内容、结构效度较高,即在内容上对所要研究的课题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在调查的各种属性与课题研究的总体属性相一致。完全可以用于实际研究。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表明:(1)教师专业化发展总体情况: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中等偏高,其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师的反思只属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2)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中学英语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是否修读外语教育学类课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曾修读的教师教育课程门数、学分数、曾进行的教育实习时间长度、是否修读外语教育心理学类课程、是否修读过外语教学策略学类课程、是否修读外语教学个案研究类课程、是否修读外语教学与科研方法类课程这七个方面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曾修读的教师教育课程门数、学分数在5门以上,20分以上的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只修读过3门以下,10分以下的师范生;曾参加的教育实习在6周以上的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以下的师范生,但与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的师范生无明显差距;修读过外语教育心理学类课程、修读过外语教学策略学类课程、修读过外语教学个案研究类课程、修读过外语教学与科研方法类课程的师范生在整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上明显高于未修读过这些课程的师范生,在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师反思这三个维度表现得尤为明显。该研究结果验证了教师教育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预测作用。由此,本研究从调控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着手,针对教师教育课程的门数、类型、实习设置提出若干建议以有效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本研究尚存不足之处,如:样本含量不够大,调查方式单一等,都有待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