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去势雄兔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的改变和角膜形态学的变化以及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用成年新西兰大耳雄兔18只中12只制作干眼症动物模型,另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去势前和去势后每周检测各组的Schirmer1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试验和虎红染色试验。去势4周后12只模型兔随机分为两组,干眼组6只,治疗组6只,治疗组行针刺治疗,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治疗4周后处死三组兔,取其角膜组织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去势雄兔3周起Schirmer1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小于实验前,且随观察时间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虎红染色试验实验前为阴性,3周后呈弱阳性,4周后为阳性。治疗组治疗4周后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与干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干眼组兔角膜上皮层细胞增生,排列紊乱,基底层细胞增生变厚,细胞核染色较深,内皮层细胞扁平,局部脱落。治疗组兔角膜上皮层细胞轻度增生,排列整齐,基底层细胞轻度增生,内皮层细胞扁平,排列整齐。结论:1.去势雄性模型兔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表面染色,可诊断为干眼症。表明雄激素水平降低是导致干眼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针刺治疗能使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对雄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的干眼症具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