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生理机制及调控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桃果实皮薄、汁多、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猕猴桃为呼吸跃变型桨果,常温下货架期短易软烂,低温能延长其贮藏期,但猕猴桃果实对低温较敏感,冷藏条件下很容易诱发冷害。而冷害症状在低温状态下多不表现,待贮藏温度上升或脱离低温环境后,其冷害症状才逐步表现。冷害导致贮藏中和出库后货架期大量腐烂,这已成为猕猴桃果实采后冷链物流的最大障碍。目前猕猴桃果实采后研究多集中在生理变化特点及贮藏保鲜技术上,有关其果实冷害鲜有报道。因此研究猕猴桃果实冷害发生机理,并运用适当的调控措施减轻或抑制冷害,对改善和提高采后猕猴桃果实贮运技术水平,提高流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逐步降温和低温预贮(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LTC)两种物理降温方式以及外源腐胺(Put)化学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冷害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猕猴桃贮运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对‘徐香’猕猴桃果实冷害、品质、呼吸、乙烯、相对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Ⅰ可溶性固形物(TSS):4.5%~5.5%)、Ⅱ(TSS:6.5%~7.5%)和Ⅲ(TSS:8.0%~9.0%)3个不同采收成熟度的‘徐香’果实低温贮藏效果和冷害程度差异较大:采收Ⅰ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较高,较早表现木质化、水渍化等冷害症状,冷害率和冷害指数也较高,贮后货架期结束时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而Ⅱ和Ⅲ两采收期出现木质化和水渍化等冷害症状较晚,冷害率和冷害指数较低,而且在贮后货架期结束时仍保持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与Ⅱ相比较,Ⅲ采收期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较高,贮后货架期结束时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较小,因此,‘徐香’果实适宜贮藏的采收期为Ⅱ。(2)猕猴桃果实发生冷害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相对膜透性均异常增加。而Ⅱ采收期‘徐香’果实显著降低呼吸和乙烯释放,并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这些结果说明Ⅱ采收成熟度果实冷害相对较低可能与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关。2.首先研究了不同降温处理对‘徐香’果实冷害、失重率、腐烂率和品质的影响,发现逐步降温可显著降低‘徐香’猕猴桃冷害指数、冷害率、腐烂率和失重率,并保持较高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性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逐步降温2(10℃→5℃2d→2℃2d→0±0.5℃)的效果最好。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选用逐步降温2探索逐步降温处理对减轻‘徐香’果实冷害的作用,通过研究逐步降温处理对‘徐香’果实呼吸、乙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揭示其减轻果实冷害的机理。结果显示:‘徐香’果实发生冷害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相对膜透性均异常增加,SOD、CAT、POD、APX等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大量累积。逐步降温处理有效降低冷藏‘徐香’果实的冷害指数和冷害率,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的增加,保持较高的SOD、CAT、POD、APX酶活性,并降低O2·—和H2O2含量,显著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抑制相对膜透性的增加。这说明,逐步降温减轻‘徐香’果实冷害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提高及活性氧积累的降低有关。3.研究了不同LTC处理对‘海沃德’果实冷害、失重率、腐烂率和品质的影响,发现LTC可显著降低‘海沃德’冷害指数、冷害率、腐烂率和失重率,并保持较高的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LTC5(12℃,3d)处理的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LTC5处理对‘海沃德’果实活性氧代谢、脂氧合酶(LOX)活性和內源激素的影响,以掲示LTC处理减轻‘海沃德’果实冷害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LTC处理保持较高的SOD、CAT、POD及APX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LOX酶活性,并降低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抑制MDA和相对膜透性上升,同时积累较低GA3,并保持较高ABA、IAA、ZR水平和ABA/IAA、ABA/GA3比例,最终减轻‘海沃德’果实的冷害症状。这些结果说明,LTC处理可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积累较少的GA3,并保持较高ABA、IAA、ZR水平和ABA/IAA、ABA/GA3比例,从而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4.研究了不同浓度(1mmol·L-1、2mmol·L-1、4mmol·L-1)Put处理对‘红阳’果实冷害、品质、腐烂率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发现2mmol·L-1Put处理可显著减少‘红阳’果肉木质化和水渍化等冷害症状的表现,减少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并保持较高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mmol·L-1Put处理对‘红阳’呼吸、乙烯、活性氧代谢、ASA-GSH循环,內源多胺、LOX酶活性以及膜脂脂肪酸的影响,以掲示Put处理减轻‘红阳’果实冷害的机理。结果显示:(1)猕猴桃果实的冷害与内源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的降低有关。内源Spd和Spm的积累水平与冷害的发生程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55和R=–0.9133。而Put处理提高‘红阳’内源Put、Spd、Spm含量,说明外源Put诱导了內源多胺含量的增加,从而有助于减轻猕猴桃果实冷害。(2)Put处理显著抑制了‘红阳’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较高POD、SOD、CAT、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抗氧化物质含量,积累较少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脱氢抗坏血酸(DHA),保持较高的GSH/GSSG和ASA/DHA比例,并抑制O2·—和H2O2积累,降低了果实中MDA含量和相对膜透性,减轻‘红阳’果实冷害。说明, Put处理提高‘红阳’果实抗冷性与保持较高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密切相关。(3)猕猴桃果实的冷害与LOX酶活性上升以及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降低密切相关。 Put处理抑制‘红阳’果实LOX活性上升,提高了亚油酸、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了棕榈酸和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抑制膜脂肪酸不饱和度和不饱和指数下降。说明,Put处理是通过降低‘红阳’果实LOX活性,抑制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膜脂肪酸不饱和度和不饱和指数,从而增强了‘红阳’果实抗冷性,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立式磨粉磨在水泥工业生料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立式磨粉磨效率高、能耗小,且具有较好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其烘干性能强、工艺流程简单、磨损小、易操作等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国家不能及时对其予以救济时,采取自力救济的一项重要权利,在我国刑法中予以了明确的规定。正当防卫无论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务中都应被恰当、广
目的统计我院2008~2010年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精神药品的应用数据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
村级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发展不仅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经济任务,也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实现基层社会持续稳定
图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一种模式识别领域的典型应用。作为数字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的基础,图像识别技术已成为近二
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正确决策的根本保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是规范政府决策程序、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构建现代化决策体系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构建专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出现垃圾围城、恶臭、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现象,极大地危害了环境和公众健康。同时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普遍有所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在符合贿赂犯罪本质的条件下,如何将财产性利益在认定的时候数额化,这是一个司法中的难题,它不仅涉及法律的问题,还涉及司法者的
基于线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路面结构有限元法,探讨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通过选取不同路面结构参数,包括各结构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等
章前图是指在教材的每一章的开始之前,教材编写者设计的一幅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图片,图片上方配有一段文字说明。通常将图片称为章前图,文字说明称为章引言。章前图的出现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