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中的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生活的本质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方法和途径使用的自觉性。学习生活作为人们在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系统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是多元文化聚集地区。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交往、参考、碰撞和交融中重构与分享,使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同时,不同民族文化在一定区域内呈现出具有特色的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共生的形态和现象。在多元文化聚集环境中接受基础教育的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产生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共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校教育应当如何应对?对此,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北地区的百色市为例,通过研究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环境中的初中生学习生活,尝试着回答几个问题:多元民族文化环境中的初中生学习生活面临哪些矛盾和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生活?学校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多元文化聚集环境中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发展需要?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开展:首先,主要从当前我国社会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追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和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发展的文化环境追求三个方面论述当前民族地区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应该追求创新性。其次从探索性维度、协作性维度、情感性维度下阐述了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创新性追求的内容。并在此内容的基础上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应该要坚持的主要原则。其次,主要论述当前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现状如何,存在哪些矛盾和冲突?这一部分主要根据学习生活的外延来呈现,具体表现为知识性学习活动、交往性学习活动和实践性学习活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分别从时间、内容和现状来呈现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不同的学习活动。在知识性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时间上的周而复始、内容上的形式单一现状令人堪忧;交往性学习活动表现为时间上的无处不在、内容上的索然无味、现状不容乐观,其中现状主要是通过不同民族学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表现来呈现;在实践性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时间上的比较集中、内容上的一成不变、现状循环反复。最后,主要解决民族地区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的创新性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并从学校的角度提出了明确学习生活的价值取向、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注重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发展来提出策略。本文站在学习生活的角度,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聚集的环境中,以初中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调查——体验——反思”的研究思路,采用参与式观察、个别访谈等对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生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呈现了民族地区初中生在多元文化聚集环境中三个方面的学习生活现状,并为学校教育的发展着想,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初中生创新性学习生活养成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大力支持,民办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参差不齐,教师队伍不稳定且流动性强,成为
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民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期。尽管前后仅有短短37年的时间,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时期是新旧文化嬗变的时期,其书法教育
幸福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情结,追求幸福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源动力。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教师的幸福影响着学生的幸福,从而影响教育幸福。本研究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视角对幸福观
本文以教师博客中的教师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一所因教师博客而知名的普通中学,与一群充满激情、热衷于博客的教师的近距离接触,感受到教师博客对于教师个体的生命成长、教
进入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愈来愈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公司的财富更加依赖于其雇员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而雇员这种胜任能力的培养和管理将是未来人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更加凸现,教育正在逐渐走到现代社会的核心,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人们社会地位的提高作用更是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