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对高钙诱导的白内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对高钙诱导的白内障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兔的16对离体透明晶状体,将一对晶体的任意一只为实验组,另一只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含浓度依次为5,10,15,20,25,30,35,40,mMCacl2的1640培养液,对照组含1640培养液,观察12、24、36小时晶体的混浊情况。取健康清洁级兔的24对离体透明晶状体,将一对晶体的任意一只为实验组,另一只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含有Cacl2(5-30mM/L)+E-64d的1640培养液,对照组为含Cacl2(5-30mM/L)的1640培养液,检测两组晶状体的透明度及相对灰度值,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两组晶状体的钙离子(Ca2+)含量。结果透明晶状体在含有氯化钙的培养液中发生混浊,且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晶体的混浊程度也提高;含有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的实验组晶体的混浊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实验组与对照组晶状体灰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3.820,p=0.001,p<0.01),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晶状体钙离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44,p=0.055,p>0.05)。结论晶状体外的高钙环境可以诱导晶状体混浊;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不能抑制晶状体对细胞外钙离子的摄入;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对高钙诱导的晶状体混浊有保护作用,它可能是直接抑制了钙蛋白酶的活性,进而通过其他途径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或者上皮细胞凋亡及坏死,阻止白内障的发生。
其他文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
文章从微课这种热门的教学形式出发,尝试将微课运用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根据微课的自身特性和应用价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尝试,能丰富阅读素材,激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