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造纸业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造纸厂在制浆造纸过程中,对所产生的造纸工业废水进行沉淀和浓缩等处理,从而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即造纸污泥(PMS)。PMS含水率高,固体组成富含碳酸钙、高岭土等无机物和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物,成分复杂,因此PMS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造纸行业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研究了PMS理化性能,对其成分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获悉本次实验研究的PMS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等无机物(72.6wt.%),颗粒表面呈亲水性。针对PMS表面特性,设计PMS表面改性方案,以吸油值和“PMS-液体石蜡”悬浮液粘度为改性效果评价指标,研究了硬脂酸钠(NaS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60分别在不同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下对PMS改性效果的影响,筛选合适的改性工艺和表面改性剂进行复配改性。采用了NaSt和KH550复配,对PMS改性获得显著效果,其吸油值可降至54.97g/100g,粘度降至115.8mPa·s。其次,研究了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和表面改性对PMS干燥过程的影响,建立了PMS的干燥动力学模型。Midilli模型能较好的描述PMS干燥过程,PMS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在实验范围内为6.51~18.64×10-9 m2/s,干燥活化能为Ea为22.23 kJ/mol。最后,利用表面改性技术和干燥技术,将制得的改性PMS填充于PVC复合材料,研究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的影响,通过重钙(GCC)和PMS改性前后对材料性能的研究,分析了PMS作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填充剂的可行性,以实现PMS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