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磷酸钙晶体体系中胎球蛋白A表达的调控作用及体系中胎球蛋白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细胞分为A、B、C、三组,A组:单独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B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磷酸钙晶体(100ug/ml);C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磷酸钙晶体(100ug/ml)+巨噬细胞;C组利用Transwell共培养系统建立巨噬细胞-磷酸钙晶体-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各组分别于6h、9h、12h后,在相差显微镜下对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随后收集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所收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用于提取总RNA,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的胎球蛋白A的表达水平;将各组细胞培养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的MCP-1水平。第二部分实验中,细胞分为D、E、F、三组,D组:单独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E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磷酸钙晶体(HK-2+CaP);F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磷酸钙晶体(100ug/ml)+HMGBl (HK-2+CaP+HMGB1), F组中,将不同浓度的IHMGB1 (Ong/ml、500ng/ml、1000ng/ml、2000ng/ml)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干预刺激,24h后通过RT-PCR技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胎球蛋白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中,经过磷酸钙刺激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较正常对照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未见明显差别。胎球蛋白A在A、B、C三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胎球蛋白A表达量较A组中的低,C组的表达量较B组低;另外,肾小管上皮细胞-磷酸钙晶体-巨噬细胞组中的MCP-1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后,细胞中的胎球蛋白A表达上调,且随着所添加的HMGB1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加入1000ng/ml及2000ng/ml组的胎球蛋白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500n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0ng/ml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共培养体系所模拟的体内肾小管腔内环境中,磷酸钙晶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能够诱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炎症反应并释放炎症因子,使细胞内的Fetuin-A表达下调,这可能与其中的炎症因子的调控相关;2.在共培养体系所模拟的体内肾小管腔内环境中,巨噬细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磷酸钙晶体体系中的细胞炎症因子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调控的效果是使MCP-1等炎症因子明显上调表达,胎球蛋白A下调表达;3.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胎球蛋白A的表达受到晚期炎症因子HMGB1的调控,胎球蛋白A的表达可能在不同的炎症反应阶段因炎症因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