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妊娠和分娩是导致产后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高,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盆底肌训练是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线治疗方法,其有效性依赖于妇女的依从性。不同于其它时期的妇女,产后妇女处于身心恢复期,影响其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因素可能不同。因而有必要调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可控因素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描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产后12周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现状;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产后12周盆底肌训练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北京妇产医院产科盆底门诊就诊的213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在产后6周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妇女的一般情况等;采用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测量尿失禁程度;运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评估盆底表面肌电值和盆底肌训练时腹肌参与度。产后8周、10周、12周采用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问卷测量依从性水平。产后12周采用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量表、产后社会支持量表和产褥期妇女盆底功能训练知信行及需求问卷分别测量妇女的自我效能、产后社会支持及盆底肌训练知信行及需求情况;再次收集尿失禁程度、盆底表面肌电值和盆底肌训练时腹肌参与度。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变量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筛出影响产妇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因素。对8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进行半结构访谈,进一步探索与分析影响盆底肌训练的因素。研究结果:1.产后8周、10周、12周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得分是13.47±4.42分、10.76±4.46分、7.95±5.54分,处于中等水平,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2.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后12周快速收缩肌电值(P=0.010)和持续收缩肌电值(P=0.004)、盆底功能训练知信行状况(P<0.01)、产后社会支持水平(P<0.01)、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水平(P<0.01),共解释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盆底肌训练依从性总变异的67.9%。3.访谈结果显示影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盆底肌本体感觉差,盆腹协调性不好、患有除尿失禁以外的其它不适、对盆底肌训练的认识不够、担心远期症状、依赖医疗手段、家庭孩子因素。研究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持续收缩肌电值、快速收缩肌电值、知信行情况、自我效能、产后社会支持水平、患有其它不适和依赖医疗手段。临床工作中应当针对妇女的情况选择更加有效的方式提高妇女盆底肌训练依从性。
其他文献
国土生态修复是我国土地整治战略发展的需求,其空间分区与管控是实施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差别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以广西各县市为研究单元,在测算和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和需
42CrMo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强度合金结构钢,为了研究42CrMo钢的车削过程,应用Deform3D软件进行车削加工仿真,结合仿真结果分析了车削过程中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变化规律,为42
自中国二十世纪末建立证券市场以来,国内的金融市场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西方国家拥有几百年的证券史,市场体系等较我国而言更为完善,我们应借鉴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惯例,因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仅施工技术和工艺更加完善,而且工程材料质量也在逐渐提高,门窗作为建筑通风、采光的主要设施,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当中重要意义不断凸显,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广昌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提出广昌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未来主要目标和措施。
首先基于中国汽车行业标准QC/T55﹣1993《汽车座椅动态舒适性试验方法》,对目标座椅进行了静载试验和频响特性试验,得到了座椅的静刚度、阻尼以及传递率曲线,计算了座椅的固有
移动视频用户全景视图(用户特征库),是从各种不同角度来看客户.针对一个客户自然属性,行为属性,客户价值等不同维度对客户进行画像,它是客户细分的基础,为精细化营销奠定基础
在《宋诗选注》中,钱锺书以“形象思维”作为选诗的标准之一,他所持的“六不选”原则与王国维的“不隔”、胡适的“八不主义”在精神气质上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作为一种现代
严歌苓小说从创作初始,就呈现出理想、现实、戏剧三重世界的丰富色彩,不过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早期侧重于表达理性的追求,体现出诗性悲剧的浪漫激越;留美后更多关注移民生活
以血管树形态模型以及单根血管的轴向温度变化规律为基础,对传统Pennes方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生物传热模型,并将其模拟结果与传统Pennes方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