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实验采用血管内栓线阻断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脑含水量测定、病理组织学检查、TUNEL技术、免疫组化分析及流式细胞学检查,观察了化合物N-2035对脑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实验采用血管内栓线阻断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脑含水量测定、病理组织学检查、TUNEL技术、免疫组化分析及流式细胞学检查,观察了化合物N-2035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在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化合物N-2035具有抗凋亡作用,并有一定的缓解脑水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促凋亡基因p53的表达、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以及降低组织内钙含量有关.
其他文献
本论文简述了非甾体抗炎药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将其中NO供体的研究结果与吡里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状况相结合,设计并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O释放型吡里酮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MS确定。 对所设计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抗炎、镇痛药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5APLO-3,5APLO-5有较强的抗炎作用,5APLO-6,7APLO-6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根据药理实验结果,总结了初步
仿制日本生产的AGNOSE鼻用喷雾剂(临床用于花粉及灰尘引发的过敏性鼻炎),按药品注册办法进行了处方筛选、质量标准研究,制剂稳定性研究将其开发成新产品以填补国内空白.一、
第一部分目的:比较紫杉醇、ZD1694和氟尿嘧啶(5-FU)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ZD1694和5-FU分别作用于8种肿瘤细胞(神经胶质瘤细胞株SK-N-SH、肝癌细胞株QGY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