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上海之市民文化镜像——以《半月》和《紫罗兰》为中心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fc561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月》创刊于1921年9月,并于1925年12月更名为《紫罗兰》,前后分别出满4卷96期,几乎贯穿了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堪称这个时期的“杂志霸王”、“海上杂志之冠”。作为一份都市通俗时尚文艺刊物,《半月》、《紫罗兰》在1920年代上海风行一时,倍受市民读者欢迎,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长期遭受人们的冷落与非议,并未引起国内学术界应有之客观而公正的评价。80年代中期后,随着学界对民国通俗文学与“鸳鸯蝴蝶派”研究的深入,这份杂志成为被广泛参照的原始资料,但尚未出现专文专著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与阐释。本文试图以《半月》、《紫罗兰》为中心来考察1920年代上海之市民文化镜像,作为这份刊物系统研究缺失的补充。 本文从媒介分析、文本分析、社会分析三个视角来梳理这一市民文化镜像。在第一章媒介分析里,笔者归纳分析了该刊精益求精的形式编排与灵活巧妙的商业运作方式,以此理解作为大众媒介的《半月》、《紫罗兰》杂志,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布尔迪厄“场域”概念,初步阐释文学与现代媒体的关系及大众传媒视阈下的文化表达方式,为下文文学文本的解读作铺垫;在第二章的文本分析里,笔者以文学内部研究的方式从该刊众多驳杂的文本样式中选取中短篇小说作为个案深入文本解读,挖掘出《半月》、《紫罗兰》的文学文本新颖时髦、启蒙关怀以及古雅现代的特征与魅力,在论述过程中笔者将翔实原始文本资料分类整理,并借助叙事学等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鸳派”文学的魅力与意义之所在;第三章为社会分析,研究方式由文学内部研究转向文学外部研究,将前文文本分析的结论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景深中去体察,分析该刊强大的创作群体与驳杂的文本样式,探析《半月》、《紫罗兰》的文本贴近市民心态的大众书写方式,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借助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并对中短篇小说以外的文本进行了补充论述,以期最终展现1920年代上海之市民文化镜像。
其他文献
在报告文学史上,赵瑜的创作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不管是在报告文学创作处于高峰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报告文学走向衰微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赵瑜都有着出彩的表现,其作品
据统计,约一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患有高血压,至少3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同时,两到三成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患有冠心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中心研究人员通过对200多名志愿者的实验结果发现,在缓解了睡眠呼吸暂停之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普遍得到稳定,在对早期病人的4年跟诊中,许多患者再也没有发生脑梗和心梗。  该中心副主任医师邱志辉介绍,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每晚7个小时睡眠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书法四大家”,四人之诗歌创作又都卓有成绩,他们的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诗歌以语言为工具创造意境,书法则用线条为手段营造笔
本文对安徒生童话的道德形象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目前一些安徒生研究的重要成果对我的启发。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理论思考,将安徒生童话中的道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教授指出,“血液黏稠度”并非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常规检查,目前没有确切临床证据表明其能预测血栓形成的程度。  事实上,血液黏稠不等于高血脂。血液黏稠是一个血液流变学的概念,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多了,血流阻力增加,导致血液流速变慢。而高血脂是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造成的,只是血液黏稠的一个因素。高血脂,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数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