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它们是一些在话语中起语用作用的词语或结构。话语标记不构成命题内容,但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Levinson,1983:87-88)。   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在话语标记的研究领域中, 各国学者主要分为以Schiffrin、Redeker、Fraser等为代表的“连贯”派和以Blakemore、Jucker等为代表的“相关”派。两派对交际的认识不同, 这就导致了两派对话语标记有着大相径庭的分析(黄大网,2001)。众多的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看法不一致,但他们都认为话语标记语能促进语篇连贯,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中有增强文章的关联性和连贯性的作用。   本研究借用了Blakemore(1987)关于话语标记语的分类标准,调查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本研究主要探讨两大问题:调查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话语标记的异同,从而了解英语水平与话语标记使用之间的关系,并对学生在作文中使用话语标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本研究的75名研究对象均为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为了调查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根据他们的英语水平,研究对象被分为初、中、高级三组。每组有25名学生。三组学生被要求就同一题目完成一篇英语议论文的写作。   在确定了话语标记语的分类标准和研究对象后,整理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的分析结果如下:第一,英语水平与话语标记语使用之间有着显著的关系。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水平的中国大学生使用话语标记语总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水平越高,使用话语标记语总频率越高;   在使用话语标记的范围上也有差异,水平越高,使用话语标记语的种类越多,范围也越广;在话语标记的正确使用上也存在差异,水平越高,在使用话语标记语时出现的错误越少。然而,在话语标记语的选择倾向上,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颇为相似;第二,英语水平不等的学生包括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话语标记语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分为三种情况:误用话语标记语;使用话语标记的两个极端,缺少使用话语标记语和过多使用话语标记语;以及机械套用话语标记语。   全文可分为五章:第一章作为引言,对话语标记语这一语言现象做简单的分析并指出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对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介绍话语标记的名称,定义,分类,功能及国内外语言学家对话语标记语相关研究。第三章主要论述研究问题、研究对象、数据收集及分析的过程。第四章主要讨论所得出的结果。第五章总结全文,主要论述研究结果对研究问题的回答,以及本研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及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听说是人们获取信息和提高讲话、阅读、写作的重要途径,并且学生们也有提高听说交流能力的强烈愿望。然而,我国现今的许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不能适应社会
小说《华女阿五》一经出版便广受美国社会的好评,被认为是对美国华裔生活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之作。本文借助后殖民批评方法对《华女阿五》进行解读,着重分析小说主人公玉雪的身
学位
近年来,外语语言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即自主学习, 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为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Kaplan为代表的学者们纷纷对不同语言文化中文章的修辞模式展开了研究。Kaplan的对比修辞研究表明,L1为东方语言的学生,ESL作文表现为“螺旋型”修辞
在中国,背诵是一种常见而且被普遍认为颇有成效的英语学习方法。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英语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英语教学方法背诵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目前,许多大学的英语写作教学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圈: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修改学生的单词拼写及搭配错误,而对作文的内容关注甚少,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为了少犯错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