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证是西方金融市场中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1911年产生于美国。在中国,权证是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中作为遵循市场原则的补偿对价方式被引入的。对权证产品的科学定价,对于稳定金融市场,真正体现价值决定价格,使市场更为理性地进行投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权证定价最常用的方法有B-S模型、二叉树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本文首先对权证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包括权证的概念、要素和种类以及权证和其他工具的比较,并就权证的投资风险及经济功能进行了阐述,这为文章其他部分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中国引入权证产品的背景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权证在美国、欧洲、香港和台湾的发展情况,中国引入权证的现实背景及其发展现状等,并揭示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轨迹与内在动力。第三,以中国权证市场上交易的24只权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应用B-S模型和二叉树模型对中国权证产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证分析。揭示出目前中国权证市场的定价机制并不完善,权证实际价格和理论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并试图为制定完善中国权证定价机制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第四,对海外成熟权证市场的法律法规等监管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借鉴其成熟、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对中国权证监管法律进行探索,并针对目前我国监管制度建设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针对中国权证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市场环境,提出了完善权证市场的思路和对策,并通过衍生权证和ETF权证的总结分析,展望了权证市场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