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乡村振兴就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民族复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然乡村振兴既需要资源、资金的投入,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政策、资金的带动,挣脱乡村人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单向流向城市的窘境,引导更多人才、技术、企业等稀缺资源输送至乡村,实现乡村资源现代化。过去乡贤又称乡绅,是指在土生土长本地的有文化的、对本地发展有特别贡献的、能力出众的、大家信服的、为人处世公平公正之人。当前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乡贤群体发生了一些变化。笔者认为新乡贤是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有一定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有能力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之士。像退休返乡有作为的政府官员、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在外求学大学生、退伍在家创业军人、村委会“主任、委员”、“村理事会成员”、在农村开厂小企业家、退休官员、老师、定居或生活在本地的杰出外来人员以及其他所有愿意为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出钱出力的先进典型。21世纪最缺的莫过于人才,以人为本,强化乡村的人才支撑,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培育一大批新时代乡贤。我们提倡继往开来发扬乡贤文化,就是要继承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今国情现状,为了更好的谋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新乡贤”群体作为我国基层不可忽视的一群客观存在,是我国乡村治理中必须仅仅依靠、牢牢把握,细心引导的重要力量,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不可预计的能量。那么如何铭记智慧,延续传统,取长补短地让“新乡贤”参与现代乡村治理,发挥积极作用,贡献宝贵力量,是当下我们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本文从我国党中央历年有关三农文件出发,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名及中央各项重要文件中有关乡村振兴内容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农业、农民、乡贤群体、乡村治理现状,展示对比历史上乡贤参与基层治理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以浮梁县蛟潭镇为个例来分析“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不仅明确了乡贤、“新乡贤”、乡村治理等相关基本概念,分析了工业文明下城镇化对乡村治理带来的冲击及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带来的变化导致的乡村发展滞后的现状;深刻阐述了我国乡贤从古代开始参与乡村治理到如今协同政府树立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进程,以及不同时期乡贤代表的功能;同时还广义、狭义的的分析了现代社会“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中应具备的权利和应尽义务,包括如何培育并引导“新乡贤”充分发挥力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维护国家基层稳定,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建设;最后,对现阶段“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的具体五个方面所能尽的力量进行了相关阐述,并针对如何引导“新乡贤”发挥力量列举了实例,提出了相关思考。
本文从我国党中央历年有关三农文件出发,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名及中央各项重要文件中有关乡村振兴内容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农业、农民、乡贤群体、乡村治理现状,展示对比历史上乡贤参与基层治理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以浮梁县蛟潭镇为个例来分析“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不仅明确了乡贤、“新乡贤”、乡村治理等相关基本概念,分析了工业文明下城镇化对乡村治理带来的冲击及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带来的变化导致的乡村发展滞后的现状;深刻阐述了我国乡贤从古代开始参与乡村治理到如今协同政府树立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进程,以及不同时期乡贤代表的功能;同时还广义、狭义的的分析了现代社会“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中应具备的权利和应尽义务,包括如何培育并引导“新乡贤”充分发挥力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维护国家基层稳定,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建设;最后,对现阶段“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的具体五个方面所能尽的力量进行了相关阐述,并针对如何引导“新乡贤”发挥力量列举了实例,提出了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