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叶黄酮类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素合成中的关键酶——酪氨酸酶(EC 1.14.18.1)是一种双核铜离子氧化酶,是多酚氧化酶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植物以及人体中。酪氨酸酶催化黑色素合成中的两步限速反应:酪氨酸羟化成左旋多巴和左旋多巴氧化成多巴醌,因此成为调控黑色素合成领域的研究重点,关于酪氨酸酶及酪氨酸酶活性调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兴趣。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黄檗叶中黄酮提取物(PLF)和黄柏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本文一方面通过酪氨酸酶与PLF中主要成分的分子对接,推测PLF对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实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猝灭法等,我们发现PLF是可逆的混合型抑制剂,IC50为0.1mg/mL,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455.99mM和95.67mM。PLF能够使酪氨酸酶的内源荧光产生剂量依赖的荧光猝灭,但最大峰位波长没有明显变化,确定了PLF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发现黄柏苷在不同pH条件下均使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加,也使酪氨酸酶的内源荧光产生了剂量依赖的荧光猝灭,pH 6.24下猝灭常数Ksv=9.144E3L/mol,扩散猝灭速率常数Kq为9.144E11L·mol-1·s-1;pH7.17条件下猝灭常数Ksv=11.49E3L/mol,扩散猝灭速率常数Kq为11.49E11L·mol-1·s-1,说明黄柏苷对酪氨酸酶的荧光猝灭是这两种物质形成复合物引起的静态猝灭。其后我们制备了黄柏苷软膏,利用5%H2O2脱色法建立白癜风小鼠模型,并进行初步的的治疗实验,发现模型组较对照组含黑色素的毛囊数减少了10.12%,而黄柏苷组含黑色素的毛囊数较对照组减少了5.81%,说明了建模的成效及黄柏苷软膏对白癜风可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PLF是酪氨酸酶抑制剂,而黄柏苷对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与分子对接结果一致,为这两种物质在美白或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
为了揭示闽江下游闽侯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历史,对闽江下游闽侯盆地庄边山遗址附近的FZ5钻孔进行了孢粉、硅藻分析。结果表明:闽侯盆地全新世海侵初始发生时间
通信卫星的频分复用机制,对卫星通信系统的发送信号频谱成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宽带/窄带兼容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发射信号的频谱带宽随不同速率的通信应用而改变。提出了一种脉
一、保险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理基础公平是所有法律的精神和灵魂,是法律所始终奉行的一种价值观。保险信息披露制度(diaclosuresystemofinsuranceinformation)作为保险法中的一
和谐企业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内核,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习俗风尚、行为规范、制度机制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形态。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企业文化
以哈长城市群为例,从"核心-边缘"理论视角出发,将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哈长城市群发育程度,判断哈长城市群发展阶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