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乳杆菌发酵豆乳降血脂功能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hongyu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酸乳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具有突出的降胆固醇功能,而作为中国传统大豆食品代表的豆乳也含有丰富的降血脂功效成分。本文以嗜酸乳杆菌作为发酵菌种对豆乳发酵,分别对该试验菌株和发酵豆乳的降血脂功效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进一步对其降血脂机理作了探讨。利用实验室自主分离保存的一株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MF204(CGMCC No.2122)进行了益生特性和降血脂功能的评价。发现该菌株能在连续耐受pH3.0人工胃液、pH6.8人工肠液后仍保持良好的活力,胆盐耐受量达0.45%。抑菌试验中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志贺氏菌、副溶血型弧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致病菌均能产生明显抑菌圈。对MRS培养基中胆固醇的脱除率达65.64%,且能很好地调节进食高脂饲料大鼠前中期阶段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是一株极具生产潜力的优质益生菌株。将由该菌株发酵的豆乳进行发酵前后成分分析发现,部分大分子蛋白被降解形成低分子肽类和游离氨基酸,部分大豆异黄酮由糖苷型转变为更具生物活性的苷元型。其中发酵后豆乳中增加了27,45,64kDa分子量的小分子肽,且低分子肽类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0.1%和0.25%;发酵过程使苷元型与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比值升高14.4倍。可见发酵过程增加了发酵豆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其营养和功效均得以提高。评价发酵豆乳的降血脂功效表明,实验最后阶段发酵豆乳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下降32%、21%、50%,肝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脏体比系数分别下降31%、57%、14%,而且其效果优于发酵菌株和豆乳,进一步证明发酵使其生物活性得以提高。添加大豆异黄酮和大豆肽粉的发酵豆乳组比未添加的发酵豆乳组的调血脂功效更明显,说明发酵豆乳中发挥降血脂功效的部分成分为大豆异黄酮和大豆多肽。最后从胆汁酸粪便排泄量、抗氧化水平及脂蛋白代谢酶活性三方面,探寻了发酵豆乳降血脂的机理,结果发现后两者均属于发酵豆乳发挥降血脂功效的生理学途径,而其对于调节血脂和相关脂质代谢及其机理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根据三年制高专护理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3+1+1+1"专兼结合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将6个学期分成4个阶段,分别为基础理论阶段、专业理论阶段、综合实习阶段、专科实习阶段。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简述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及其教材的特征,分析现有ESP教材出现的问题,揭示ESP教学在以内容为依托的基础上与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的相融性。借鉴台
梭曼(soman)是一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其主要毒性作用是不可逆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使乙酰胆碱(ACh)积聚而产生胆碱能症状,严重中毒者可迅速发生惊厥、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战时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建立了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项目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尽管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日益显现出一些制度性缺
歌谣是一种方言的文学,陕西近代歌谣中保存了不少近代陕西话的语音资料,是研究陕西方言很好的素材。本文以《陕西近代歌谣辑注》为底本,兼及民国时期《歌谣周刊》的部分陕西
新课程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认知结构进行提升改进,现代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统一化的教学不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