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主体形象的生成——以《红岩》的创作与改编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岩》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纵观它前后约十余年的创作历程,恰是建国之初的十余年,创作几乎踏着时代的节拍展开。由报告体文章《圣洁的血花》、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到《红岩》构成了小说发展的主要脉络。对应时代召唤的英雄形象,这个脉络完成了对革命主体的想象。1963年,随着阶级斗争的加强,根据《红岩》改编的歌剧《江姐》强化了党的主体性,此次修改,消删了《红岩》中含混芜杂的个人情感因素,从而诞生了一个纯而又纯的党性。伴随着激越的主体精神,《江姐》开启了一种新的审美形式。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随着慢性病及癌症的发病率的增加,人们健康饮食的观念不断增强,很多人已经放弃了“美食”而选择“生机饮食”。生机饮食已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代名词。但是,你是否了解“生机饮食”的真正含义,你是否以为只是吃生菜或喝蔬菜汁就是“生机饮食”?  事实上这完全是谬论,因为许多蔬菜水果中含有毒素,需要有加热方可解毒(如竹笋、马铃薯),特别是患有肠胃病者,生吃这样的食物会使病情恶化,甚至产生胀气、腹泻等副作
时下,越来越多的美味被“速冻”,除了传统的速冻饺子、馄饨外,肉丸、鸡块、海虾,甚至来自原产地的速冻蔬菜,都成了超市的热门之选。由于其方便省时的特点,这种“懒人食品”正快速占领人们的视野和消费者的餐桌。  从通俗的概念讲,速冻食品是指在强冷的环境下,在15分钟左右完成冻结过程,使其在零下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运输、长期保存的食品。通常包括水产类(海虾、冻鱼、虾仁等)、鲜肉类(猪肉、鸡肉等)、火锅
本文对中国文学中的苏联形象进行了研究。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主旨,第一个方面展示苏联形象的基本内涵,从中国人自己的作品和苏联人的作品两个角度全方位展示苏联形象,以
汉语语文学的研究源远流长,反映在汉语介词的研究中,有丰硕的成果,但也很明显地表现出原子主义的研究有余,系统的研究不足。尤其是一些研究者对在所涉及的语料中没有出现的介词就
本文对“唐前竹类乐器赋”做系统的文献学研究。第一章是“唐前竹类乐器赋”篇目的详细梳理,经考辨共11篇作品,分别是宋玉《笛赋》、王褒《洞箫赋》、马融《长笛赋》、杜挚《笳
长期以来,20世纪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Singer)的创作一直受到国际文学批评界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他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