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西藏地区生活用能较高,燃烧效率低,煤炭和石油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但同时西藏地区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倡太阳能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当太阳能建筑进深较大时,在建筑的进深方向必然会产生温度不平衡现象,本文以拉林线某车站大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热平衡技术研究课题为依托,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西藏地区地区铁路候车厅太阳能热利用与空间热平衡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建立了中小型候车厅计算模型,并通过采用与实验数据对比的方法验证建筑模拟分析软件EnergyPlus对太阳辐射及建筑同一空间内部分区模拟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文献查阅确定了候车厅模型的围护结构参数、灯光、设备、人体的散热量等;并通过分析确定了候车厅太阳能热利用和热量输送系统供热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前文确定的影响因素,通过EnergyPlus软件模拟候车厅外窗太阳能得热系数、窗墙比、朝向、净高、进深和开间等单一因素变化对候车厅热环境的影响,根据计算的结果分析各因素对候车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为后文多因素分析的取值提供依据。然后,根据单一变量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的因素选取及各因素的水平取值,采用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研究各因素对候车厅单位面积平均热负荷和候车厅内部热量输送潜力的影响,为中小型候车厅的节能设计提供建议,并对候车厅内部热量输送潜力做出评价。最后,采用拉林线某候车厅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在拉萨地区气象条件下候车厅内部进行热量输送时所需的循环风量,提出了热量输送系统的系统形式,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热量输送系统的供热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并利用建筑模拟分析软件计算分析了热量输送系统的控制方式对能耗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热量输送系统开启前后候车厅的能耗,得到采用热量输送系统后候车厅的节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