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可溶性抗原诱导兔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nterior chamber-associated immune deviation,ACAID)动物模型的方法,进一步探讨诱导供体特异性的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对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建立一种预防排斥反应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眼角膜建立碱烧伤眼模型;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将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入诱导组动物眼前房,对照组注入等量平衡盐溶液(BSS);然后行抗原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 sensitivity DTH)的诱导和观察:7天后两组动物均于两上肢皮下注射BSA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乳剂(1:1比例混合),1周后,评估抗原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诱导情况;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角膜常规角膜移植组(正常对照组);B组:碱烧伤常规角膜移植组(碱烧伤对照组);C组:正常角膜诱导ACAID的角膜移植组(正常诱导组)。D组:碱烧伤后诱导ACAID的角膜移植组(碱烧伤诱导组)。B、D两组进行左眼碱烧伤,烧伤后1个月进行角膜移植。C、D两组在角膜移植前2周于右眼前房注入可溶性抗原以预先诱导供体特异性ACAID,A、B两组右眼前房注等量平衡盐溶液。术后记录植片存活时间;对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情况进行评分;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角膜固定、包埋后制作切片行HE染色,观察植片存活情况。结果:新生血管生长达中央平均时间为(15.11±1.45)天;可溶性抗原诱导兔前房相关免疫偏离的对照组发生了抗原特异性DTH,诱导组未显示DTH;正常对照组、正常诱导组角膜植片长期存活,碱烧伤对照组植片平均存活(25.13±0.64)天,碱烧伤诱导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38.25±1.28)天。排斥反应发生时,碱烧伤对照组炎性细胞布满全层,基质结构紊乱,有大量新生血管,部分内皮消失,而碱烧伤诱导组角膜基质层中炎性细胞和新生血管较少,仅在缝线处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碱烧伤对照组相比,碱烧伤诱导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两组植片存活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烧伤法建立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简单可行,新生血管生长稳定,是一种较好的建立新生血管模型的方法。前房注入可溶性抗原诱导ACAID动物模型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诱导ACAID的方法。诱导供体特异性ACAID可以延长碱烧伤高危眼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