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拟作为一种为了表现新的内容而对原有的语言形式进行改造的语言手段,如今越来越广泛地被报纸,杂志,电视等多种传播媒体使用。类似像短语“随心所‘浴’”,“Give me green world, orgive me yesterday”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阅读中随处可见。之前对各种仿拟现象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修辞层面上,而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两大支柱性理论---结合概念整合理论和认知关联理论来全方位解读仿拟语。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从在线和离线材料中选取35个典型仿拟实例作为研究样本。具体来讲,本文结合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和Fauconnier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一个整合处理空间来全面分析仿拟语,探索三种类型的仿拟生成和解读的机制。在这个工作网络中,理解仿拟的第一步是交际者将交际意图以言语刺激明示给对方;读者在这一明示行为刺激下进行推理。通过推理读者先从认知语境中选取与交际意图最相关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作出一系列假设并进行修正调整,最终获取互显假设。然后再依据概念整合理论,借用跨空间映射和合成对语用推理的心理认知过程进行详细的论述。在概念整合过程中来自输入空间的结构或元素被投射到类属空间及整合空间,并由在关联理论为统帅原则的处理过程中完成语义的组合及完善进而扩展生成一个输入空间中并不存在的新显结构即层创结构,从而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与仿拟的预期效果成功地被读者所理解,完成了仿拟的认知语用阐释。本文还讨论了理解仿拟时的两个干扰因素,以及成功解读交际意图所需的认知努力。在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仿拟的具体分析和讨论,本文对仿拟的认知解读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整合网络结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联理论和认知理论尤其是概念整合理论的解释力,同时,概念整合理论弥补了关联理论在语用推理的具体心理操作方面的不足,另外,本文对于人们能更好的应用和理解仿拟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