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期间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全面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强化减排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但是,江门市在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展。本文以江门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种污染物的减排作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情况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分析,探讨江门市在“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通过研究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城乡,打造生态文明江门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江门市污染减排效果、污染减排效率和产出结构对比、环境质量变化对比分析和公众对环境保护满意情况对比等方面分析了江门市污染减排政策实施的效果。总结出江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政策实施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异常、结构减排进展缓慢、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滞后、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系统效率低、污染减排考核易流于数字和表面等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江门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减排监管体制、减排财税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减排综合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并根据影响江门市污染减排工作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减排监督管理机制,财政奖励制度,减排考核体系等对策建议。希望为江门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为解决减排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并为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