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基于功能的角度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结构现状作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我国金融结构改革的建议。   文章首先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作了介绍。关于金融结构的研究始于戈德史密斯,他认为金融结构就是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目前理论界关于金融结构的界定流行二分法,也就是说,世界各国的金融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结构,其典型国家如德国、日本;另一类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结构,其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这也是本文关于金融结构的研究角度。紧接着,文章对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的基本理论作了介绍。然后文章从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的角度,对我国的金融结构现状作了分析和评价。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弱化,配置效率低下,文章特别对股票市场做了分析,并得出结论,我国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监控激励功能弱化,也就是说,金融效率低下;对于银行系统来说,虽然机构的数量、种类已初具规模,但是资源配置功能、信息处理功能、风险管理功能、监控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因此,与市场主导型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银行主导角度来讲,我国的银行系统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基本的金融功能。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对我国来说,选择银行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并不是根本问题,而且改善我国的金融结构,不仅仅是机构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张。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一个能使金融功能能够得到发挥,金融效率能够得到提高的金融结构。作者认为,混业经营是改善我国金融结构的重要途径,此外,还要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结构的改善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条件。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涉及到投资者各方利益,近几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渐渐引起了投资者及管理层的重视,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中的不合理现象,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