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饮食干预下肥胖儿童体重变化的能量平衡与失衡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能量平衡与肥胖理论提出两个研究假设,实验数据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机体如何达到能量平衡的以及减体重与能量距的量效关系。运动与饮食干预下探讨能量平衡要素变化和肥胖儿童减体重效果。实验干预中止后,追踪观察能量平衡要素变化及其与体重维持的关系、探讨指标变化时序性特征。方法:选取北京某小学40名10-11岁肥胖儿童。为排除生长因素干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动与饮食干预,对照组空白对照。受试者周中三餐在校吃,营养师配餐并称量克数。周末三餐在家由家长称量记录、拍照上传至微信。运动干预5次/周,60mins/次。研究经3次基线测试、8周运动与饮食干预、4周追踪观察和半年后追踪测试,纵向追踪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模型处理。结果:1控制成长作用,单纯实验干预作用下肥胖儿童减重4.83kg;RMR下降0.137 kcal/h/kg。2参数估计显示:减重3-4kg和减重2-3kg与RMR变化具有显著性;减脂4.5kg以上时,RMR与骨骼肌量呈显著正相关(r=0.226,P<.05)。3腰围、臀围、大腿围1周见效,上臂围2周,小腿围4周;变化幅度:腰围>上臂围>臀围>小腿围>大腿围。4较高的EI水平上,低TEE与体重变化率呈显著反相关(r=-1.865);较高的TEE水平上,低EI与体重变化率有显著性。结论:1静息代谢率RMR的生理调节作用:减缓了减体重的速度。2调整EI或TEE获得3500kcal能量距,体重可以降低0.45kg的理论值不能准确表达实际体重变化。实测△E与体重变化率的量效关系为:?=3.833—1.299X△E1—0.920X△E2。当能量距在[-7.99,-379]kcal/d时,肥胖儿童体重下降2.5%;在[-380,-605]kcal/d时,体重下降2.9%。3在8周饮食和运动干预下,对于BMI等于26上下的10-11岁儿童,减体重2-4 kg是其RMR显著变化的减重区间。4运动与饮食干预下增加骨骼肌量以提高RMR,需在脂肪减少较大(>4.5kg)的前提下实现。5肥胖儿童围度变化最明显的是腰围和上臂围,大腿围变化最不明显。6高能量流通量驱动下,体重不容易增加;低能量摄入低能量消耗体重容易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改良B-Lynch缝合术与欣母沛联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出血的52例产妇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英语分为四个部分,分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其中,听在英语语言活动中占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1]。由此可见,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四
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热失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对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及钛酸锂三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机械、电及热等极端滥用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
目的分析对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在我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