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历史目标。什么是和谐?怎样实现和谐?志愿服务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战略背景下担负什么历史使命?如何在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身?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巨大的社会需求。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志愿服务作为中国的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从志愿服务、和谐社会等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西方志愿服务发展的历程、服务的内容和特点;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主体、类型、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志愿服务在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组织能力不高、运作机制不善、社会基础不厚等问题,建议从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建设、规范运作机制和强化社会基础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从而为促进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健康发展理清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