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黄河中游径流量表现出强烈的减少趋势!对于来水大幅度减少、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深入分析研究黄河中游河川径流锐减的原因,找出河川径流锐减的驱动力,提出人为调控对策,对于在黄河水资源管理中真正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中游头潼间有众多蓄水工程,其是否对径流产生影响,且影响多大值得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黄河中游头道拐到潼关区间蓄水工程(大中小型水库、骨干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蓄水工程的分布,计算了黄河中游头潼间蓄水工程的蒸损量,分析了蒸损量对黄河中游径流减少的影响程度。 针对以上目标,本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1.到各省市县水利行政部门和水保部门调查核实蓄水工程的数量、搜集水位-面积曲线以及降雨、径流等相关资料。 2.对蓄水工程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软件Mapinfo对蓄水骨干坝的分布进行分析。 3.利用调研、Google Earth查询、实地查勘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蓄水工程的蓄水状况,采集水面面积数据。 4.确定蒸损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大中型水库、小型水库、骨干坝的蒸损量。 5.根据研究区域蓄水工程蒸损量分析其对黄河中游径流减少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