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将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这项伟大工程的成败。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社会提供最基础的劳动者,它是农村教育的基础,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因而,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就成为了重点问题。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该如何发展,有待学界探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着农村的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教育在其中承担着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艰巨使命,教育对于农村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依然保持着发展的单一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实践证明,中小学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互动可以实现互利“双赢”的效果。陕北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缓慢,无法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是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整体教育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期望和需求。二是以“升学”为追求的发展模式严重浪费了农村的人力与教育资源。三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性差,使两者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四是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发展模式缺乏特色,缺乏发展潜力。因此,本文立足陕北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实证性的调查数据,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诉求,提出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保障农村中小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农村学校整合教育、课程资源等陕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发展的路径,以期对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上一讲之表四《模块学习单元参照表》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完成一个模块《在砖墙表面上安装电器元件》所需的工作步骤及相对应的学习单元(不完全)。这仅是组成《室内电器
文章依据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特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教学,让学生在文章中所探讨的方法下帮助学生写作.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随着新颁布的教学标准的实施和高考对英语写作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英语写作教学法上的实验与尝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将当下英语教学法中较前沿的数据驱动式学习和写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关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反
目的观察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CPACG)黄斑区内层、外层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CPACG患者58例(58眼)为研究对
随着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日益增加,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结构将成为影响海上风电场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为此提出风电场集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与方法。基于最小路径法,评估比较了
高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知识时,激情十足、信心百倍。可是时隔不久,不少学生在学习上纷纷遇到困难,从而慢慢对学习物理丧失兴趣和信心,甚至放弃物理的学习。本文针对这一现象
论文梳理了国内文学网站并购中影响最大的三起案例,认为风险资本的介入改变了文学网站的格局,文学网站间的竞争势必产生“马太效应”;同时文学网站的商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学校是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教师作为学校的发展之基、提高之源、竞争之本,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发展进程、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学校管理尤其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国民的70%,而农村的经济、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随着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的提出和逐步实施,新疆昌吉州农村各领域迎来一个快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