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道德领域里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义利问题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的变革中人们的义利观念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认识上出现混乱,行动上感到迷茫。这些不可避免地也使中学生的义利观产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中学生的义利观教育上加以探讨,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与利,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当前的社会道德建设及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代中学生的义利观现状,从四部分阐述了中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含义、必要性以及须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第一部分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入手,提出了当代中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含义,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德育的内容和中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等方面分析了进行中学生义利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阐发了当代中学生义利观的基本特征,并指出造成当前中学生义利观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学校小环境的影响,更有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局限,这几者之间是紧密关联、相互影响、互相渗透。第三部分指出对中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义与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树立起科学义利观、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消费观,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指出对中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是一件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学校教育、环境熏陶、社会实践和自我道德修养等多种途径逐步培养而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辅之以一定的心理引导,并可借鉴西方德育中先进的教育经验,从而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做一个既胸怀国家、人民和他人利益,又敢于正当地追求个人利益的现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