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南方早寒武世广泛分布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是PGE、Au、Ag、Ni、Mo、V等的重要载体,其中常产出Ni-Mo-PGE矿床、V-Cu、U矿床、磷矿床和重晶石矿床等大型-超大型金属和非金属矿床。黑色岩系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地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云南曲靖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发育广泛,但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方法,对曲靖地区早寒武世早期的沉积相、沉积层序进行研究,建立了早寒武世早期沉积相模式,总结了岩相古地理特征。通过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详细研究,探讨了黑色岩系形成环境,建立了该区黑色岩系钼镍多金属矿的成因模式。1、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剖面实测及钻孔编录、室内岩矿鉴定分析,结合前人区域研究资料,确定了曲靖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岩性序列,即炭质粉砂岩→炭质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黑色钼镍矿化泥岩。2、认为云南曲靖地区早寒武世早期的沉积环境总体为滨浅海-半深海,建立了其沉积相模式,总结了各种微相的沉积特征。表明曲靖地区黑色岩系的形成受区域沉积环境控制。3、通过对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沉积物以陆源物质为主,喷流沉积为辅,并有大量生物沉积作用参与,沉积环境主要为低能、缺氧还原环境,有机质含量丰富。4、在全面分析沉积成岩,沉积环境以及矿化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黑色岩系铝镍多金属矿的成因模式: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其构造活动、火山活动和岩浆作用都较为强烈。寒武纪时期,康滇古陆是物源供给区,提供碎屑沉积物,其东及东北缘主要为滨浅海-半深海沉积环境。由于当时的藻类、菌类和浮游生物繁盛,其遗体腐烂之后吸收大量的氧气,导致海水中缺氧,形成富含大量有机质的黑色岩系。由于构造活动、火山活动强烈,研究区发育深大断裂,沿深大断裂发育古喷流口,从地壳深部由岩浆活动带来的Mo-Ni等多金属元素,深部的岩浆物质携带底部超基性-基性岩中的有用元素上涌,与海水一起形成含矿热液。在底流、上升洋流等海水的作用下,在滞流、还原的浅海还原环境中,被有机质和藻类、浮游生物所吸附,沉淀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