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理论的研究目前成为认知发展中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对学龄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是很重要的变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谋业,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出现了一大批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目前还很少。
本研究主要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差异、发展特点以及几个心理理论任务之间的关系。共选取338个被试参与了“心理理论”的二级错误信念、解释性心理理论、失言理解三个任务的测验,其中有效被试为303人。采用测验法,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检验。研究发现:
(1)7~11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10岁是二级错误信念获得的关键年龄;9岁、10岁是解释性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10岁、11岁是失言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2)7~11岁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8岁是二级错误信念获得的关键年龄;8岁是解释性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10岁是失言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3)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和失言理解任务上的成绩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留守儿童低于非留守儿童;在解释性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绩差异不显著。
(4)农村留守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上性别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成绩显著高于男生,在解释性心理理论和失言理解任务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农村非留守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和解释性心理理论任务中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失言理解任务上性别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成绩显著高于男生。
(5)各心理理论任务都与年龄有显著相关,任务两两之间也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