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两种水青冈林的群落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青冈林是欧洲、北美东部和日本温带地区最主要的地带性植被之一。在我国,水青冈林仅分布在亚热带山地。因此,无论其物种组成,还是其群落特征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然而,有关我国水青冈林群落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大巴山是我国水青冈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水青冈林。本文通过样方调查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当地巴山水青冈群落和米心水青冈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群落结构与动态。主要结果如下:   巴山水青冈群落7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7科、142属、217种。乔木层以壳斗科、杜鹃花科等科为主;灌木层以蔷薇科、忍冬科以及乔木树种的幼树为主;草本层以苔草属植物及普通鹿蹄草占优势。群落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16个类型及亚型。不同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在不同层次有所不同。阳坡、半阳坡的物种多样性高于阴坡;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土壤特征的回归关系不同。群落建群种和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与物种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更明显地受到环境因子和群落自身特征的双重影响。   巴山水青冈群落的乔木层成层明显。根据树冠高度分布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亚层,第一亚层高度约为19-27m,第二亚层高度约为5-9m。高位芽植物在群落生活型谱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巴山水青冈的株数—高度、株数—胸径分布曲线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中间高度和中间径级的植株数量很少。   米心水青冈群落4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4科、140属、197种。乔木层以壳斗科、蔷薇科等科为主;灌木层以蔷薇科、忍冬科等占优势;草本层主要由莎草科、菊科和百合科等科组成。群落的区系地理成分一共划分为18个类型及亚型。除物种丰度外,物种多样性各个指数的顺序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乔木、灌木、竹子的多度和盖度(乔木的盖度以胸高面积代替)均与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   根据树冠高度可将米心水青冈群落的乔木层划分为两个亚层,第一亚层高度约为16-22m,第二亚层高度约为5-9m。近半数乔木物种在群落中呈簇生状。生活型谱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植物,没有地上芽植物。米心水青冈的实生幼苗十分匮乏,幼树以萌生树为主。其株数—高度、株数—胸径分布曲线呈递减趋势,幼龄个体数>中龄个体数>老龄个体数。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森林可燃物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内外可燃物研究主要集中在可燃物理化性质、可燃物分布与配置、可燃物类型的划分和可燃物模型的研制等领域。本论文从可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一直是所有学科中最难为攻克的一部分,因为它要求学生们的语文素质一定要很高,而且尤其是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而说,他们的很多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受到很大的局限,由此导致教学效果也会受到牵连,所以在当前的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很有必要的是要加强农村学生的语文知识充实与能力,这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的教学水平得提高都至关重要,而有一措施就是将名著阅读融合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增强他们的阅读能
期刊
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在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得到异胡豆苷合成酶(Strictosidine synthase,下称STR)基因全编码区序列,以及利用单引物PCR扩增方法克隆得到STR 5’端启动子序列,并对这两个序列进行了分析。提取了甘蓝型油菜幼嫩花蕾(长度小于0.2 mm)总RNA,通过RACE-PCR获得了甘蓝型油菜BnSTR全长cDNA序列,并通过North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对甘蓝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猕猴亚种,目前主要分布在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与中条山南部地区。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兴起,以野生动植物为观赏对象的生
几乎每个网虫都在使用支付宝完成各种线上和线下交易,当你在淘宝或者天猫购买东西,或者在线下超市使用手机支付宝付款的时候,从登录到支付的整个过程,蚂蚁金服(支付宝母公司)的后台有十多个风险控制动作。这些动作都是由机器人“电子警察”进行监控,它可以有效拦截很多针对支付宝的诈骗行为。什么是支付宝的电子警察?它又是怎样在后台保护我们的支付宝?  支付宝背后的保护神——认识电子警察  说到电子警察很多朋友就会
麝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CITES Ⅱ;IUCN[LR/nt]),至今数量严重下降,由20世纪60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目前的6~7万头,而且种群下降趋势越来越快,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麝资源每10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