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市场竞争对其影响。首先回顾国内外银行业关于竞争、外资银行进入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文献,使用了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2000-2011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分析市场竞争、外资银行进入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测算,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福建兴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最大。在市场势力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勒纳指数有较大变化,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负值转为正值,整体不断上升。其中,企业法人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勒纳指数高于地方政府牵头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差距逐渐缩小。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的结果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势力、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资产规模和第一大股东股权性质具有显著关系。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与勒纳指数成正相关关系,说明市场势力越大,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与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外资银行的积极效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作用明显;与资产规模成正相关关系,说明资产规模扩充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第一大股东股权性质为国家股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资产费用率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有不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建议股份制商业银行主动迎接民营银行挑战,学习外资银行长处,适当扩充资产规模,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产权多元化,加大金额创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