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种工况的可配置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发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YU2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气雾剂灌装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提高灌装生产线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适应多种工况的可配置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了生产过程监测以及生产线故障诊断,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提高产品合格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企业的需求以及灌装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包括数据采集端、服务器端和用户端,分别用于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完成数据采集端和服务器端的架构设计。数据采集端包括生产数据采集终端、维修数据采集终端和产品数据采集终端,通过选用不同的采集终端,可以适应不同生产线的数据采集。(2)设计三种数据采集终端。生产数据采集终端过传感器获取数据,并通过HTTP协议实现数据的上传,将生产数据存储至服务器端。该终端的硬件部分包括最小系统、通信模块、采集模块、存储模块等,软件部分包括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HTTP接口等。维修数据采集终端通过HTTP协议实现不同维修状态信息的上传,将维修数据存储至服务器端。产品数据采集终端通过MQTT协议实现读取到的PLC数据的上传,将产品数据存储至服务器端。(3)研究异常值剔除算法,并设计服务器端数据库。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分布图算法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值。服务器端选用MySQL数据库,设计三张数据表分别存储三种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表分区解决海量数据导致的查询速度变慢问题;通过历史数据转存完成历史数据的存储,保证当前表的性能。(4)研究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生产过程监测和生产线故障诊断。通过单变量控制图和多变量控制图监测和分析灌装生产过程,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发现生产中的异常。通过BP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学习训练集数据,建立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测试集数据完成验证,实现灌装生产线的故障诊断。本文的贡献在于:研发了一种适应多种工况的可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生产线重要数据的采集;同时,通过控制图实现了生产过程监测,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实现了生产线故障诊断。相关研究工作提高了现有灌装生产线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程度。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因特网、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进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受众对多媒体应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个背景下,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出要用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而技术创新的最重要主体是企业,企业要发展也绝离不开技术创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中小企业达到37万户,其中,86.5%属于小型企业,约32万户;13.5%属于中型企业,约5万户;其中,2018年,全国超过50%的税收、60%的国内生产总值、70%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80%的就业机会都是由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可见,中小企业是国家稳就业、促民生、
本论文主要对治疗前列腺癌药物醋酸阿比特龙的新合成路线进行开发研究以及对天然产物Iso-A82775C的合成进行了探索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药物醋酸阿比特龙的合成
据近期报道,花旗银行自1996年起,已陆续向中国国家专利局提交了总共19项金融产品的'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申请,光说明书就长达1404页.这些申请多涉及网上银行业务,大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普遍步入“低利率、低增长”的新常态,存在不平衡复苏现象。印度、拉美国家拥有廉价劳动力、大量土地资源,低生产成本吸引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入驻,参与美国为首的雁行模式。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生产成本上升,积极寻求突破。中国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以人民币汇改为基础,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建设及投资,刺激人民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