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土地整治已上升为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国家战略。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是科学指导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是土地整治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程度。因此,同步做好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对于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规划、推进土地整治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市级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流程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数据库构建的主要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威海市为例,进行了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案例研究,进而提出了数据库成果的审查标准与方法。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大量规划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文献,结合威海市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市级土地整治数据库的设计流程。对数据库从数据结构、数据内容、数据分层、元数据结构等4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分析。实践证明:数据库流程与结构设计理清了数据库建设的脉络,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能够满足国土部门业务实际运行需求。(2)提出多种数据库构建技术方法。采用GIS数据转换技术、规划基期转换技术,保障了现状数据至规划数据标准文件格式转换的精度和不同地类属性相互转换的一致性;采用数据字典制作技术、制图综合技术、投影变换技术保证了市、县两级数据的顺利衔接,为数据库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3)总结出适宜市级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的质量检查流程。对存在的典型数据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了数据库建设效率,对以后的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通过本文研究及威海市土地整治数据库建设项目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数据库建设方法有效解决了建库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建库效率,达到了图形、数据、文本一致的目标,为规划顺利实施奠定坚实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