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承担立德树人的目标进入新征程。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科学技术普及化、追求目标个性化的时代境遇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面临新的挑战,这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式,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的、有效的。但是,基于时代发展主题的转变,“灌输论”也遇见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产生误解、质疑和诟病,认为“灌输论”就是“灌输”和“填鸭”,认为其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并应该加以抛弃。因此,回应质疑并全面展示“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实施原则,不仅是时代发展和理论完善的必然要求,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对于探究“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既有历史追溯,又有现实剖析;既有影响现实困境的因子,又有改变不足的优化路径。具体而言:首先从历史发展上学术史考察,厘清“灌输论”的思想萌芽、论点首提、系统论述和创新发展,全面展示“灌输论”的本质内涵、演进规律与发展方向;接着从现实上进行问题考察,主要是从施教方式、内容设定、教学认知三个方面分析“灌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失语”状态,并从影响因子上进行困境究查,主要是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社会思潮冲击上这三个方面进行归因;最后从优化路径进行科学布局,在这个布局中,首先“灌输论”要回应时代要求,不仅要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运行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汲取世界灌输理论优秀成果,其次实现理论创新,在运用“灌输论”时要秉持灌输理论内容的科学性和贯彻灌输理论内容的针对性,再次聚焦社会问题,坚持以问题导向,解决时代问题,最后做到具体优化实践模式,即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来实现“灌输论”继承创造性发展,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神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