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和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使政府债务风险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我国来说,其风险主要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由于上级安排任务、地方经济发展、应对金融危机等政策性负担,需要大量资金,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因此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此时融资平台公司成为重要媒介。由于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等,融资平台公司产生的债务形成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如果融资平台公司不能按时偿债,需要地方财政承担的债务规模将出现大幅增长,此时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以融资平台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实物期权思想,对其引起的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进行分析,并运用或有权益方法,揭示相应的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不仅补充和完善了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理论,而且为地方政府监控和清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提供数据支撑,还为地方政府防范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首先区分了或有负债、或有事项、预计负债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给出了融资平台公司概念、地方政府或有债务概念。其次,以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期权特性为基础,利用看跌期权模型,进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测度。再次,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识别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基于此,采用或有权益模型,进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评估。然后,从传导机制概念、传导条件、传导载体和传导路径四方面揭示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传导机制。最后,从融资平台公司与地方政府两个角度化解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 通过分析发现,近年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较大,且增长较快。从总体看,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较高;从行业看,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水电热气行业、交通行业;从行政层级看,省级、县级、市级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依次降低;从经济地带看,西部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整体较高,东部、中部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较小,且二者较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