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型很强的发展理论。在当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 三峡库区是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现阶段三峡库区实施百万移民开发需要面临的主要任务,又是关系三峡库区长期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三峡库区由于历史的贫困,行政体制的频繁调整,产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以致产业空心化问题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建设设施落后,优势资源没能得到充分有效开发,产业缺乏创新能力等。产业空心化问题己成为制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矛盾。 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等方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提出三峡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于分析和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促进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接着分析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条件与现状,尤其是库区产业空心化的现状与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三峡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出三峡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指出库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原则,立足三峡生态经济区的定位,发展符合三峡库区自身资源禀赋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切实有效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
其他文献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随后国家公园在世界范围内开始相继被建立。20世纪60年代国家公园的概念被引进到香港,开始指导香港郊野公园的建设。19
自我国建立增值税制以来,增值税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历史性作用,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增值税一直处于支柱地位,提高增值税的征管水平,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保障,也能够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而防范和打击增值税偷逃税正是提高增值税征管水平的重要环节,为便于税务机关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对增值税逃税进行合理的治理,本论文对企业间合谋逃避增值税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