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树条荚蓬在哈尔滨周边五常凤凰山森林13种自然群落结构中,居灌木出现的频率的前二位,但是在哈尔滨园林绿化中应用不多,研究以哈尔滨市应用分布特征和不同道路污染环境样地的栽培及分析其生长、相关生理变化的差异研究,给予科学的评价,为哈尔滨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鸡树条荚莲在哈尔滨市实际应用样地的生长势、感病虫性、观赏性、具有定植株规格的鸡树条荚蒾的生长情况为主要的调研内容,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合调查样地生境与道路污染因子对其生长影响相关性的分析,以规格相同的二年生盆栽苗在三种不同污染样地的生长、观赏性、光合效率、细胞膜透性、比叶重的差异性分析。哈尔滨36个苗圃种植调研。探讨鸡树条荚莲对哈尔滨城市生境适应能力。其研究结果如下:1.鸡树条荚蓬在哈尔滨市区公园、校园、道路、居住区均有应用分布。在不同行政区绿地样地中应用数量与出现的频度较低。4种绿地的474个样方中共种植320株;其在灌木中出现的频度为7.59%,占灌木总数的2.16%,位居灌木的第9位。在不同绿地生境的频度分别为公园(0.023)、居住区(0.008)、校园(0.013)、道路(0.032)。不同绿地生境的应用数量差异显著,以在道路用地应用的数量最多为172株,占总应用数量的54%;不同光生境的应用数量差异较大,其中全光生境下的株丛数量为165株,占总数的53%。2.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生境的样地中均具有植株规格较大、栽培历史较长的植株,规格较大植株的应用实践表明,其具有哈尔滨城市不同生境绿地适应的宽适性和哈尔滨城市生境的适应性,可以作为骨干树种。其高度2.5m以上、冠幅2.5m以上的鸡树条荚蓬共61株,占样地内鸡树条荚蓬植株总数的19.06%。公园、校园、居住区三种不同环境样地植株的生长状况和感病虫害程度差异均不显著。3.鸡树条荚蒾在哈尔滨市区公园、居住区和校园、道路不同环境绿地的生长状态不同。调查样地细胞膜透性排序为:道路(0.63)>居住区(0.50)>校园(0.48)>公园(0.46),鸡树条荚蒾植株在道路生境较其他三种环境细胞膜遭到破坏的程度大。公园、居住区、校园和道路不同环境的叶绿素a、b、(a+b)有差异,公园、居住区和校园的样地较道路生境样地生长势好,感病虫害少,其叶片比叶重较道路生境高18.0%~20.8%,叶绿素含量较道路生境高8.7%~16.1%。细胞膜透性较道路生境少20.6%~27.0%。鸡树条荚蓬更适宜应用于距离汽车尾气污染源较远的公园、居住区和校园绿地生境。4.鸡树条荚蓬其光适应表现为宽适性。在全光,直射光为5~8h,1~5h,0~1h四种不同光生境下植株生长状况均良好,公园、居住区与校园样地不同光生境其生长状况、感病虫害程度与养护管理水平差异不显著。5.道路交通污染生境构成的胁迫对鸡树条荚蓬生长有影响。距城市主干交通不同距离种植的鸡树条荚蒾其生长质量有差异,其比叶重、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均体现差异性;距离0-100m范围内受城市主干交通的影响较大,城市主干交通对与其距离在500-1000m、1000m以上的鸡树条荚蒾的叶片干物质积累较多,细胞膜透性受环境影响较小,叶绿素含量较多,为更适宜鸡树条荚蓬生长的距离范围。6.道路生境交通污染等因素构成的胁迫对鸡树条荚蓬光合生理、丙二醛、比叶重有影响。三种不同交通污染生境中,供试二年生盆栽鸡树条荚蒾苗的光合生理、丙二醛含量、比叶重有差异,且差异显著。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随着样地道路交通污染程度的增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鸡树条荚蓬的光合作用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出现受抑制的现象。交通污染程度最低的江北郊区苗圃的鸡树条荚莲盆栽幼苗的叶片比叶重最大(19.8599mg/cm2),MDA含量最少(0.1860μmol/g);污染程度较高的和兴路道路绿地生境比叶重最小(16.5152mg/cm2),MDA含量最大(0.4869μmol/g)。但三种不同生境的植株整体观赏性状无明显差异。7.鸡树条荚蒾在哈尔滨能应用于不同光生境,在道路绿地能够种植,其观赏性影响不大。哈尔滨公园、校园、居住区、道路环境适于种植鸡树条荚蒾。距离道路生境300m以上生长质量最佳。8.鸡树条荚蒾在哈尔滨市苗圃中的蓄积量较低,需要增加种苗数量保证应用的需求。2005年调查的哈尔滨市周边36个苗圃中种植共102479株,占灌木总数量的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