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GDP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以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为代表的住房金融业务的高速增长,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快速提升,许多人提前实现了住房消费。
然而在个人住房贷款规模扩张的同时,该类贷款的风险正在不断显现出来:违约比率上升,“假按揭”现象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我国在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上的时间并不长,经验有限,再加上此类贷款具有期限长、单笔数额小和借款人分散的特点,如何有效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对习惯于经营批发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挑战。
本文从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其管理概论出发,介绍了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定义、分类和产生的内因,并对其中的重要风险之一——操作风险从流程和分类上进行解析。鉴于香港的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操作方面拥有先进的经验和风险控制措施,本文用一定的篇幅对其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接着本文着重对操作风险中的二大因素,即人员和流程进行研究和剖析,将委托代理理论运用于个人住房贷款操作中人员因素方面,指出通过激励与约束双管齐下来规避道德风险的必要性;同时还分析了集中管理模式、电子化管理和作业指导书对于个人住房贷款操作流程再造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在最后一个章节内介绍了在近期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二个案例,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警示性的建议,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