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审计师从会计师事务所跳槽至企业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已成为普遍现象。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频发的财务造假事件,不断引发人们对企业高管的背景特质、财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为的关注。大量的财务舞弊案例表明,审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迎合企业高管粉饰财务报告的需求而出具偏离事实的审计报告。高管从事务所跳槽而来具有的行业专长,有可能伴随着审计执业质量的减损。本文通过考察企业高管职业生涯中的审计经历、企业的盈余稳健性与审计定价的关系,来检验审计师是否有效识别了企业不同的潜在风险,进而对审计服务进行相应的定价。本文采用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构建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管的审计背景、盈余稳健性与审计费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稳健的财务信息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审计费用,表明当损失比收益更及时的反映在会计报告中时,由于市场参与者能及时预计企业在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并提前进行防控,从而降低了企业经营失败风险。审计师因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审计努力以及承担了较低的审计失败风险,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而高管具有的审计经历与企业发生费用呈显著正相关。由于企业高管的审计工作履历,使其对企业财务信息具有更高水平的操控性,可能导致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付出更多的成本、承担了更高的风险,企业由此支付了更高的审计代价。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发现高管审计背景对会计稳健性和审计费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当高管具有审计背景时,盈余稳健性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影响更加强烈,表明在高管具有审计背景的企业中,保持会计处理的稳健性更能发挥出对审计定价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审计师对企业潜在风险的行为反映,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