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7年1月-2007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患者124名,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有效地抗感染,畅通气道,纠正缺氧、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清除自由基,控制心力衰竭)+丹参川芎嗪+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1组),常规治疗+丹参川芎嗪(治疗2组)、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3组)、常规治疗(治疗4组),分别观察四组入选者在治疗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纤维蛋白原(Fib)的指标变化。
结果: (1)治疗1组PaO2升高的幅度(7.981±2.472mmHg)高于治疗2组(2.020±0.951 mmHg)、高于治疗3组(3.121±2.872mmHg)、更高于常规治疗组(-0.427±0.084mmHg),治疗2组及治疗3组PaO2改善情况也高于常规治疗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组和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组PaCO2降低的幅度(19.710±8.531mmHg)高于治疗2组(1.452±1.252mmHg)、高于治疗3组(2.103±1.404mmHg)、更高于常规治疗组(0.386±0.182mmHg),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及治疗3组PaCO2降低的幅度虽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和、3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组SaO2%升高的幅度(1.407±2.365)高于治疗2组(1.098±1.064)、高于治疗3组(1.017±0.801)、更高于常规治疗组(0.187±0.123),治疗2组及治疗3组也高于常规治疗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组和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1组Fib降低的幅度(0.400±0.252g/L)高于治疗2组(0.133±0.102g/L)、高于治疗3组(0.167±0.113g/L)、更高于常规治疗组(-0.103±0.245g/L),治疗2组及治疗3组均高于常规治疗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组和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应用常规治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治疗在升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血氧饱和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