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伦理视域下杨曙辉和杨韵琴《喻世明言》英译本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_su26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言”与“二拍”并称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双壁”,《喻世明言》初名《古今小说》,据称是“三言”中最好的一部。全书四十卷,以四十则短篇故事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内容涉及爱情、婚姻、友情、政治、财产纠纷等,为后世展示了一幅明末中国的繁华全景图。该书作为“三言”代表对后世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国内外“三言”研究常囿于传统的或局部性的本体研究,相关的翻译研究屈指可数。《喻世明言》英译(节译本或选译本)始于17世纪,其首部英文全译本则由美国贝茨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杨曙辉和联合国同声传译杨韵琴夫妇于2000年合作完成。本文主要从翻译伦理学视角开展研究。伦理指的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之间应遵循的各类道德规范和准则。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交流活动,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涉及众多繁杂问题,其本质属于伦理行为,需要伦理学作为指导。翻译伦理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关注翻译中的伦理问题。法国学者Antoine Berman(1984)首次探讨了翻译伦理学这一概念,此后,Anthony Pym(1987)、Lawrence Venuti(1998)、Andrew Chesterman(1997;2001)等也相继阐述了各自的翻译伦理观。其中以Chesterman(2001)系统勾勒出的翻译伦理及其相应伦理模式最具代表性和指导性,其伦理模式包括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流伦理、规范伦理以及承诺伦理,为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多向度研究视角。本研究基于Chesterman的翻译伦理思想及其五大模式对首部《喻世明言》英文全译本及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考察,首先从形式、语言、风格三方面探讨再现伦理在译本中的体现;其次从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处理、译者调整译文表达以及满足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角度分析译文中服务伦理的体现,然后描述译者通过文内释义和添加解释性尾注实现交流伦理;此外,从社会道德准则和习惯用法方面探讨译者遵循基于社会规范的伦理;最后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恪守职业道德,诠释二杨译者的承诺伦理。本文分析发现,《喻世明言》英文全译本体现了译者在翻译伦理模式下力图在忠实原著和维护英译本的流畅性间取得平衡,较为恰当地向英美读者译介话本小说之代表作《喻世明言》,有助于“让文化真正走出去”,实现跨文化交流。翻译重归伦理研究对推动我国典籍文化翻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本文分为三章。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第一章,梳理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喻世明言》的研究和英文译介研究。第二章,述介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Chesterman的翻译伦理及其五大模式。第三章,作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基于Chesterman五大翻译伦理模式,主要从译者在译文中再现原文及原作者的意图、促进异质文化传播与交流、服务于读者的审美期待、译者的社会责任、协调伦理模式冲突等方面,描述并分析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最后为结语部分。翻译伦理及其伦理模式在《喻世明言》英译中的体现,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译者杨曙辉和杨韵琴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认识,既丰富了“三言”研究的理论视角,进一步促进我国话本小说译介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翻译伦理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已知正方形边长为1(1)如图①,可以计算出正方形的对角线为√2,如图②,两个并排成的矩形的对角线为√5,n个并排成的矩形的对角线为√n^2+1。
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G.Michael Schneider和Judith L.Gersting所著的Invitation to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导论》)一书,其中的前
在此次翻译实践中,作者节选翻译了通用汽车公司2009年的年度报告,该年报刊登于通用汽车公司官网。2009年6月1日,老通用汽车公司,曾经的全球汽车业“巨无霸”,为寻求一线生机,
班主任手记  与学生们朝夕相处,身边总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故事,其中有酸甜,有苦辣,有泪水,有笑脸,凡此种种,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
期刊
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差距引发了相关学者的关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调整国内教育体制,还应放眼世界,积极做好教育学术成果的交流工作
Ajax,它的全名是“异步java与XML”,是一种开发动态网页的新技术,主要原理是运用JavaScript对网页DOM进行动态显示及交互控制,并使用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和相关操作。本文将重
生命让每个人都拥有许多:孩子拥有单纯和稚嫩,青年拥有浪漫和激情,而老人却拥有沉稳和真实。  我们拥有青春,拥有人生最美丽的季节,却常常沉湎于童年的回忆而慨叹韶华易逝;也曾为
期刊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选取的是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Lisa See)的英文小说《唐人妹》,全书共计12万字,是一部具有多元化主题的文学作品。该书出版于2014年6月3日,一